如何管理你的情緒By Joyce Meyer: 王盈方筆記
尋找問題的根源
我們經常把一些想隱藏的事埋到心底,眼不見為淨,這些事便成了我們內心的黑暗。需要讓主進入我裡面的黑暗,並以他耀眼的光芒照亮每個角落。不要過一的表裡不一的生活,而是向神敞開。
我們生命就像一個冰箱裡,如果裡面有哪個部分腐壞了,誰只要一靠近我們,立刻會察覺異狀,縱使他們說不出究竟,也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他們仍然可以嗅出異味,或是感受得到。
你所經歷的那些情緒並非問題所在,而是問題的微狀罷了。所以要找出根源。
憐憫與自憐
聖經中[憐憫]這字,通常是指同情,既一個人受感動,而為另一個人付出行動。憐憫這兩字在聖經中,從不是用來可憐自己,將自己變成一切的中心。所以真正的同情或憐憫,會感動我們為了別人而有所行動。但自憐只會把我們推向意志消沉和絕望的深淵。不要再為過去的際遇傷心難過,要下定決心珍惜現在,不要虛度人生的每一天。
饒恕
苦毒總是來自奴役。有人傷害我們時,我們的反應就像是那個人從我這兒偷取了什麼,或在我們的身體上造成創傷:我們會覺得那個人虧欠了我。因此,耶穌教導我們要做主導文中的禱告:[免了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太6:12).
饒恕還有另外一個解釋,就是不再提起。
想要饒恕人的罪過,第一條件是接受聖靈,交由神來伸張公義,必須提醒自己我的分內工作是禱告(pray);至於報賞(pay)則是神的工作。
不但要饒恕人,還要祝福他們(羅12:14):為什麼呢? 我們的禱告乃是他們能在屬靈上蒙福,神像他們顯明真理,讓他們認清自己的態度和言行後,願意悔改認罪,從此離棄他們的過犯。
不饒恕自己和不饒恕別人,兩者都會使我們與神隔絕。
還有一點很難學會的就是[饒恕神]。很奇怪,神又不需要接受饒恕。這裡是指,有些人因為生命中失去了某樣珍貴的事物,而怪罪在神身上。
饒恕不等於恢復舊有的關係。即使我們已決定饒恕某個傷害我們的人,但是,情緒的傷害可能要花一段時間,才能痊癒。如果傷害我們的人毫無悔意,我們卻仍舊努力恢復關係,那就是我們的不智了。有意願饒恕人並不表示你不再感到傷痛。重要的是,不讓仇敵利用你受傷的感覺來欺騙你,指控你沒有遵照神的話。
情緒擺盪
每當莫名的感覺就快淹沒自己,令我們不安,此時必須冷靜下來,控制自己的思路和感覺。[情感成熟]形容耶穌的性情。你若是有情緒方面的困擾,就不能繼續和那些問題比你嚴重的人交往。相反的,你要多花時間與一些靈性和情緒都成熟的人相處。你我都有跟人發生摩擦過吧?有些時候回想起來,些許的謙卑遠比一場爭戰更能令人受教。另外,無論有人或事物要抵制或擊倒我們,我們都要記住:只管站住,保持冷靜,安心地穩住腳步,由神來為我們爭戰(出14:13-14)。須提防兩種極端:及情緒的高亢和低落。當你開始放棄追求興奮刺激的情緒時,會有一段時間感到枯燥乏味,因為我們很多人都對情緒的波動已經習慣甚至上癮了。所以我們必須努力甩開[真是無聊極了]的想法。
憂慮症
字典的定義是[比四周還低陷的某塊區城]。造成憂慮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罪惡感,自卑感,變化,及恐懼。解憂之道:承認自己有問題,仰望神,並把問題交託給主,呼求主的幫助,最後藉著聖靈的力量和大能來對抗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