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腦袋知道要安靜等候神、穩定靈修、跟神培養更好的關係、等等,但是最近都做不到。安靜地等著等著,甚麼都聽不到,就沒耐心等了。
接著,在母親節前一週看到台灣一則新聞,有關於一對醫師夫婦遇到火災時盡了全力肉身護3幼子、但是一家五口還是葬身火海,情緒更是跌到谷底。
再次深深地被提醒到,這世上,每時每刻都有人離世。
再次想到當我爸爸、奶奶和阿姨離世時,我是完全束手無策的,連道別都來不及。
難免會想到,聖經裡所羅門王的感嘆: 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傳道書1章)
難免會想到,光陰是如此短暫的。
難免會想到,自己若有一天突然不在這世上時,自己做的事隨時都可以被別人取代,而且別人甚至還可能做得比我更好。
___
情緒低落了幾週,看到之前讀的神學院有一個講座就點進去看:
https://player.vimeo.com/video/418427115
講員29分50秒的話跳了出來: 「如果你失去了愛人的心,建議你不要再聽下去。關閉這個影片,關閉房門,然後花時間跪在地上,求主激盪您的心。」
有時候,新聞媒體上看到太多負面的東西,會感到自己對很多事情都已經麻痺了。有些應該是很糟糕的事,看太多也沒有什麼感覺了。
有時候,繁忙起來,也會麻痺。因為,當我忙著去「做」,我就沒有時間去「感受」,生活變得機械化。
___
週末跟一位朋友禱告,她叫我內心不要有那麼多的控告,要學著去欣賞,去看恩典。
前天,跟另一位朋友禱告,她突然就想到以弗所書4章,就跟我用這一段來禱告。這章經文令我反覆的思考,什麼是蒙召? 什麼是成長? 朋友還丟給我一句:「我最近夢到你好像想要禱告什麼,這禱告明明是帶有能力的,但好像因著信心的動搖與恐懼,禱告不出來。」
___
昨天想到歌林多前書13章。這裡面說到,一個人做出來的好事,也許是叫萬人看了都拍掌的好事,但是如果沒有愛,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這讓我想到,澳洲有一位特別厲害的神經外科醫生Charlie Teo,擅長治療高風險甚至被認為是無法做手術的病人,延長了一些人的生命。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再過幾年後,這些手術會不會被機器人取代呢? 甚至,機器人做得比人類更好呢?
什麼是人類所擁有,但機器卻沒有的呢?
這篇經文提到,蒙召者可以有各樣厲害的屬靈恩賜,甚至有那能夠移山的信心,但是當我們有一天與神面對面時,這一切都會化為無有。
都已經面對面看見了,還需要信心嗎?
都已經面對面看見了,還需要啟示嗎?
只有愛是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