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newliu3
1. 家是認識二性差異的地方:
我們從家庭開始瞭解所謂「二性」,當現代人的家庭開始瓦解,我們對性別的差異認識就模糊了。
2. 家是接納自己身體的地方:
接受自己的長相跟身體,並且不以為恥,若是一個人在家中沒有學到接受自己的身體,他的一輩子大概也毀了。
3. 家是同時接受好與壞的地方:
把自己無條件養大的家人應該是完美的,事實卻不然,我們是不完美的人也被不完美的人養大。我們學會接納缺點,彼此包容,並且試圖進步與成長。
4.家是允許差異的地方:
同一對父母可以生出截然不同的小孩,我們也會發現,彼此吸引的這對夫妻不止性別有天生差異,性格往往也呈現互補而不是雷同,也因此二個家族之間充滿了「不同」,這種訓練場所會讓一個孩子將來適應社會上的各種差異,當然;如果這方面的家庭任務失敗,這個孩子日後就可能固執主觀。
5.家是情緒辨認與抒發的地方:
如果一個家控制了人的情緒,主導人的情緒,壓抑人的情緒,不讓當事人擁有情緒,這個人繼續活著一定對於「災難」體會比較深。
6.家是溝通成長的地方:
家就是溝通的地方,因為一家人住在一起,又充滿差異,從個性到生活習慣都在摩擦,二十年後,理當學會溝通而不是充滿傷害,整個過程我們一直在成長,我們就知道「過程本身」也很寶貴。沒有尊重溝通,一個人離開家就是掉進茫茫大海。
7.家是觀察生命流程的地方:
一個家會有長輩跟晚輩,我們在家裡接受青春期的叛逆襲擊也忍受更年期與中年危機,我們無力地看著年華老去甚至癡呆失禁,我們也毫無選擇地對抗病痛,這個過程讓我們學到「智慧」與「珍惜」。
8. 家是體會倫理的地方:
「被人管」跟「管人」都不是容易的事,這就是倫理,這是一種藝術,你我要學會去享受而不是忍受,在家學不會這一點,你的內在小宇宙就會常常出現殞石撞擊。
9.家是永遠的避風港:
回到家,總是放鬆與休息,然後重新得力,家也是療傷止痛,修復扭曲的地方,因此我們喜歡回家,如果你不喜歡回家,我只能說,麻煩大了!
10.家是改良代代相傳的地方:
家不是守舊的地方,而是傳承福份的地方,好的留著,但是多半需要隨著時代修正改良,家其實是既安定又挑戰的地方,你生出來的小鬼會跟你作對,逼迫你改變,家,基本上就是一個強迫人改變的地方,不是讓人躲起來自我安慰的地方,如果你在家都還魚肉鄉民,這個家未免太江湖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