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不上時代,教會就會經歷老化,無法傳承。這種情況在歷史長久的西方教會普遍的發生,但對於移民教會則是更大的挑戰。例如我認識一位醫生,她十幾歲移民到澳洲,是早期的華人移民,全家參加當地的一間華人教會。後來這間教會跟不上移民第二代的步伐,導致這位醫生結婚生子就必須換教會,因為她的兒女們在這間教會得不到合適的牧養。現在該教會中文堂最年輕的成員大概也40幾歲了。時代及環境的改變讓兩代出現代溝。移民第一代與第二代的代溝往往特別嚴重,因為父母可能是在一個權威性的東方環境長大的,但兒女則是在一個自主性的西方環境長大的。我跟我母親會因這樣的代溝出現衝突:起初嘗試坦誠溝通是非常的不舒服的,但因為我們雙方都有意願讓關係更好,所以還是堅持下去。這些代溝也因著持續的溝通而漸漸縮小。
最近上了醫美課程,其中有一科是管理學(Cole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提到階級化公司架構(hierarchical model)已經因著世界的變化而落伍了。很多人說,「資訊是力量」,所以不少上階級人士為了處於優勢狀態而傾向於獨佔資訊。但科技與網路的發展使得資訊大爆發,所以現在資訊已經不限於那些在上位的幾個人了。西方教育鼓勵獨立思考,不是填鴨式的學習方式。秩序雖然重要但態度更重要:很多公司現在注重團隊合作與客戶過於階級秩序。
http://www.bax.com.au/management-theory-and-practice-5th-edition.html
團隊合作的前提就是關係是否足夠。但真誠的關係一定要透過坦誠的溝通才能建立。在人際關係中,衝突是無法避免的。坦承的溝通是帶有風險的:不少人害怕衝突會帶來關係的破裂。但衝突本身不是問題,而是人們如何化解衝突。如果在溝通上處理不當就真的會帶來分裂。有時候可以問問以下這些問題: 溝通方式是促進交流還是充滿著防衛? 討論有爭論性的聖經議題時是以尊敬的方式來討論交流,鼓勵人交換意見表達不同觀點,還是以命令式的口吻堅持自己或領袖的觀點才是對的? 有沒有「安全的溝通」存在:所講的話莫名其妙的變成八卦? 或者覺得講也浪費時間因為並無法帶出對方自我檢討的過程,所得到的回答只是一些防衛性的話語,例如:有人因查覺到一些現象景況而擔憂時,並試著溝通,但所得到的不是一對願意聆聽的耳,而是對方堅持問題不存在,或者是認為嘗試溝通的人才是有問題的、甚至把嘗試溝通的人貼上一個標籤(例如:叛逆、太過理性、太過感性、等等)。
People fail to get along because they fear each other; they fear each other because they don't know each other; they don't know each other because they have not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Martin Luther King Jr
當人的防衛心以豎起就不願彼此溝通了。沒有坦誠的溝通,關係就斷了。如果比較白目,沒有發現對方已經對你豎起防衛心還不斷地向他問東問西或叫他做這個做那個的,只會讓對方更憤怒或逃得更遠。但溝通需要雙方都有一顆願意的心,彼此饒恕、彼此接納、彼此調整,讓關係更好。有些時候,當其中一方關閉自己的心不願溝通,另外一方就真的無能為力了。有些時候也會遇見頻率差距太大,即使雙方努力仍然無法達成共知的景況:但至少已經有盡力了。
衝突在任何環境都有可能發生,教會也不例外。如果沒有適當的溝通化解,就會變成在沒有友誼關係下一起同工,開始變形成為所謂的「事工導向」了。但即使事工流程順利,最終使人留在教會的並不是事工。如果因為事工而開始人際關係分裂,或甚至自己的精神也開始分裂,無視紅色警告燈的出現,遲早也會burnout。快要burnout的人的負面情緒與苦毒很多時候會帶出具有攻擊性或控告性的言語,反而帶來更多的拆毀。整個就成為一個惡性循環。這是眾教會蠻普遍出現的問題,所以Pastor burnout 也是一件普遍的現象(我在Morling神學院選修牧養學需要讀到一本名叫Pastor Pains的書,來更多的了解做牧師的難處)。
五重職份很好,但背後的why(目的)更重要:
神學院目前所學習到的:
l 擴張視野,盲點不斷被打開。
l 能更多的了解社會與教會為什麼是現今這樣的景況,更能體會牧者的難處。如所羅門所說的,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l 有時候知道一些東西可能會覺得好像無力改變,但如果根本就不知道的話,那更慘,因為這就屬於盲點。學到東西不是為了要批判並做出不切實際的要求或是做神學理論之大辯論。而是當理解問題的所在之時交託給神,讓代禱更有方向,並做出分享。
l 其實從整個教會歷史來看,雖然有很多錯誤的事情不斷的重複循環,但全人類真的有一代比一代更進步。如果看看一千年前社會與教會的景況跟現在相比,現在還是好很多。
l 傳承是其中一件最困難的事情,就連許多聖經偉人都做不到。例如:士師都是斷斷續續的出現,撒母耳和所羅門都帶不出敬虔的後代。
l 沒有成功的傳承,就是分裂。教會歷史中有很多大分裂,例如:天主教與新教因為當時天主教脫離真理又不願改革,威斯理宗與英國聖公會分裂所帶出的英國大復興與宣教師遍滿全球,等等。雖然分裂不理想,但沒有這些分裂就沒有歷史上這幾波大復興與改革。不過隨著全球化與資訊大爆發的趨勢,民族間更多的交流與認識,相信現在神漸漸的在全地眾教會帶出合一。
l 西方教會畢竟存在更久,累積更多的經驗。讀到很多很好的英文材料,但很多資源其實都還沒有被翻成中文。
祂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瑪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