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農曆新年在台灣。除夕到大年初二都很平靜安穩。初二與母系家族聚會,看到姪女娜娜長大了很多,漂亮又可愛。

undefined

undefined

28

 

今天原本要與父系家族聚餐,結果前天晚上爺爺摔一跤,爬不起來。昨天得到了通知就去看,發現他左腿變得比右腿短,是典型的髖關節股骨頸骨折(fractured neck of femur) 的表現,就叫救護車帶到台北馬偕,X光證實骨折,然後就轉送到淡水馬偕,因為台北馬偕沒有骨科! 年幼就失去父母的爺爺很膽小,而且很怕被人觸碰。現在又加上失智,很恐慌,每次抽血針還沒碰到他就已經叫得驚天地動,不是一位能夠配合醫護人員的病人。

 

感謝神,昨天家族馬上通通聚集在一起彼此扶持,並且急診剛好不忙,才有這麼快的處置。就連行動不便的小姑姑也是這兩天坐著電動輪椅搭乘捷運從後山埤到竹圍來回跑。

 

今天早上動手術,麻醉師說91(虛歲)的爺爺很年長,有糖尿病,又服用抗血栓藥物,手術風險很大。感謝神和醫療團隊,手術順利。

 

今天小姑姑送給我一個很棒的禮物,就是她文學比賽又得獎的一篇文章,訴說著長輩們對這個家的貢獻,以及她自己作為一個阿嬤回想起自己的阿嬤的種種回憶。

https://enableprize.chcsec.gov.tw/df_ufiles/189/%E6%96%87%E5%AD%B8%E5%A4%A7%E5%B0%88%E7%AC%AC%E4%B8%80%E5%90%8D%E7%8E%8B%E7%A7%8B%E8%93%89%20%EF%BC%88%E7%9C%9F%E6%84%9B%E9%A2%A8%E6%99%AF%EF%BC%89.pdf

 

看完阿爺之後順便繞到淡水,再次到了馬偕上岸之處。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29

 

看到了這戴晨志寫得這一段話,覺得「我」這個字真得很有意思:

 

【人,或許是個「智慧的巨人」,卻也可能是個「情緒的侏儒」! 這「侏儒」常告訴自己「這口氣,我絕對嚥不下去!我非得去討個公道不可!」「誰惹了我,誰就倒楣!我豁出去了,爛命一條,要死大家一起死!……」

 

然而,人不是要比「氣盛」,而是比「氣長」!

 

人不是要「爭一時」,而是要「爭千秋」呀!

 

記得「我」這個字,是怎麼寫的嗎? 它是「兩個字」合起來的! 看出來了嗎? 是「手」和「戈」的組合,對不對? 想一想,老祖先真是有創意,「我」這個字,竟然是「手拿著刀劍、于戈、武器」的意思。所以,「我」常常是很自私、很防衛的,只要誰敢冒犯我、惹我、欺負我,我就拿「武器」和他拼命、幹架、討回公道!

undefined

undefined

210

 

主日到了艋舺教會。由於爺爺是艋舺人,今天有感動在艋舺行軍禱告。今天主日信息剛好跟我上週在澳洲教堂聽到的主日講道是同一篇經文! 都是路9:28-43登山變相的經文! 只是不同的講員風格不同,而且今天是聽台語的。聽到三個關鍵字:

Escape(退隱): 在忙碌的日子中有一段退隱親近神的時候。

Transfiguration(變貌): 一種無可取代的意外感與驚奇,啟示了生命和歷史的新因素,使我們重新評估過去的歷史。在單獨祈禱中面對自己、聽上帝的聲,在「變貌」中清楚自己的使命與方向,清楚上帝的旨意。

Transformation(轉化): 變化、變形,指將苦難轉化為榮耀。就像是耶穌到山下人群最需要幫忙、安慰的地方前進。

 

當初馬偕建立這間教會時,危機重重,教會好幾次被憤怒的民眾拆下來,還時常有人想用石頭打死馬偕。

http://www.pct.org.tw/ChurchHistory.aspx?strOrgNo=C03017

undefined

undefined

主日結束後就開始行軍禱告,到了剝皮寮老街,才第一次發覺艋舺是台北城市文化的根源地。接下來到了龍山寺,西門町,228公園,總統府與自由廣場。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接著就搭乘捷運去看爺爺。平常不知怎麼跟爺爺聊什麼,今天剛好讀完林瑜琳院長的新書「銀色靈修:讓愛流暢」,就比較有方向了。這次一聊就聊一個多小時,發現了很多事情,包括他年幼就去逝的父母的名子,以及變成孤兒後住大伯家,位置就在祖師廟對面的小巷子。今天我發現祖師廟就剛好就在艋舺教會對面! 他說日子過得很苦,但如果當時沒有大伯的幫助他就「完蛋了」。知道這些事情時,為爺爺禱告時就比較有方向了。爺爺今天的智力狀態也比較好。上次跟他說我九月要結婚,他開始拍手,拍到一半叔叔問他為什麼拍手,他說忘了。今天再跟他說一次,他半個小時後還記得。

undefined

216

 

中午看爺爺。這時他已經出院三天了,父系家族雞飛狗跳。爺爺住的日式老房沒有電梯,上不了二樓,就暫時住他家對面的旅館。上廁所成了一個大問題,因為只有叔叔有足夠的力氣幫他翻身換尿布以及抬他到廁所上大號。叔叔累垮了,大家都很疲憊,並充滿著憂慮與焦慮。爺爺情緒也非常焦慮,失智的情況加重了。在這種狀況中我也只能把這件事交託給神,繼續為家族代禱了,並送給小姑姑一本「銀色靈修:讓愛流暢」。

 

下午參加一個有關自閉症孩童的繼續教育課程:「以家庭為中心,自閉孩童的評估及電腦虛擬實境遊戲的介入」(根據講員說的,這樣的醫護人員培訓課程在台灣是第一次舉辦的)

 

說也奇怪,最近的生活中突然出現很多跟亞斯伯格相關的東西。例如台灣市場出現一本亞斯書「我與世界界格格不入」,精神科醫師陳豐偉著,發現我有一些亞斯特質(書本有一個30題的問卷,我回答「是」的有16),不過「濃度」應該還沒有達到精神科醫師診斷準則的範圍(:西方國家已經除去「亞斯伯格症」這個用詞,變成用「自閉症光譜」,因為這是一個「廣闊的連續體」)

https://new-read.readmoo.com/mooreader/210096921000101/preview

 

最近去日本玩,遇到的導遊也有一些亞斯特質(很棒的導遊:不會一直推銷產品、很有知識、思路很有條理、不拐彎抹角。學歷上是高材生,平時臉部比較沒有表情,說話時不太會正眼看人)

 

我不知道亞斯特質有多少是出自於先天的因素(「社交大腦」的迴路天生就跟多數人不同,導致社交方式跟主流世界的規則不同,所以很容易被別人的誤解、貼標籤),有多少是後天的因素(受到了什麼外部的刺激導致「社交大腦」發育遲緩、獨身子女、長期成長在缺乏與人互動的環境或正向榜樣、時常搬家所以比較難保持長久的友誼關係、等等)

 

陳醫師在他的書上提到,亞斯人時常被貼上「缺乏同理心」的標籤。其實亞斯人的「情感的同理心」很好。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亞斯人面前悲傷、生氣、憤怒,亞斯人的大腦都能感受,甚至有時會強烈到自己都受不了,但是表達情緒卻常有困難。亞斯人在「認知同理心」,也就是推論對方的想法與感受,以此決定自己應該採取什麼行動、說什麼話,這方面比較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所以,需要比一般人下更多的工夫去思想、觀察與模仿常態的社交習慣,才能做出一個比較恰當的反應,而且不下這種功夫就會被別人貼上「怪人」或「異類」的標籤。不過,陳醫師也提到,讀者們【需要去除各種你可能可以從「診斷」(標籤)中得到「附帶收穫」】,例如為自己貼個標籤來減輕責難,或為人生的陰影找藉口。

 

總而言之,我決定參加自閉症孩童的繼續教育課程,因為自己以後的子女若有自閉症光譜,還可以提早發現、提早介入,增加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若真的有先天遺傳因素在當中,求神超自然的大能與醫治能降臨。若是後天的因素較多,也求神賜智慧並在我們生命中放更多正向的學習榜樣,讓我們不要把這一代的不足複製到下一代。

undefined

undefined

完整相簿連結:

https://photos.app.goo.gl/kYyX9X3KFe9f1NER7

arrow
arrow

    goodyv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