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的旅程  

夢想的旅程 (周巽正牧師)

 

領受夢想時很興奮。異像夢想伴隨著責任。

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子憑著自己不能做什麼,唯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父愛子,將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指給他看,還要將比這更大的事指給他看,叫你們稀奇(5:19-20)

子憑自己不能做什麼。

 

耶穌三十歲才開始做祂的事工。有些時候我們覺得我們憑自己可以做點什麼,例如摩西認為自己可以做點什麼就不等候神,自己去做。神呼召摩西時用很特別的方式:荊棘燃燒但沒被燒毀!當我們憑著自己回應呼召時,會被燒盡,愛心乾掉、等等。但摩西荊棘燃燒的源料不是荊棘,而是神給的。異像也不是我們自己的異像,而是神的異像,不是為了要壓垮我們,是個邀請。我們有軛要扛,但不是重的。

 

有兩種文化:

1)      表現文化:你的工作完成時,目標達到時你才能開心快樂

2)      天國尊榮文化:你是兒子所以你是蒙愛與被歡慶

如果是以兒子的身份領受的,會是一個愉快的旅程。保羅被關在毫無生產力的監獄卻靠主常常喜樂,因為主的工仍然繼續向前。我們的喜樂時常只是因為完成了一個目標時有短暫的喜樂,所有歡慶都是有條件的,跟目標達到有關係。

 

葡萄園的比喻(20:1-10):

「因為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出去雇人進他的葡萄園做工,和工人講定一天一錢銀子,就打發他們進葡萄園去。約在巳初出去,看見市上還有閒站的人,就對他們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所當給的,我必給你們。』他們也進去了。約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這樣行。約在酉初出去,看見還有人站在那裡,就問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整天在這裡閒站呢?』他們說:『因為沒有人雇我們。』他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到了晚上,園主對管事的說:『叫工人都來,給他們工錢,從後來的起,到先來的為止。』約在酉初雇的人來了,各人得了一錢銀子。及至那先雇的來了,他們以為必要多得,誰知也是各得一錢。

 

很多人會感到不公平,覺得下午來的賺太多。華人常常問賺多少錢,但美國人都不講。沒有比較,就不會感覺那麼不良好。所以有時候參加同學會發現「他住毫宅,我住的好窄!」時,會感到不公平。比賽時,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跟時間有關,最短的時間完成得獎,第四名像沒跑似的。有些時候覺得最短時間內拿到獎賞是賺到。

 

我們對賞賜的定義是什麼?

 

其實在園中做最久的才是最蒙福的,能與神同工更久。就好像臨死前才信主的比較蒙福,還是一生與神同工的基督徒比較蒙福?我們要以子女的身份與神同工,享受與父的時光,而不是做雇工。

 

時間的壓力:

有時,我們很在乎時間。在一個家庭旅遊中,會發現旅程中才是真正在一起的時候,不是達到目的地時。夢想不是在達成的時候才是最珍貴的,而是旅程本身才是最可貴的,不是像在坐飛機時希望快快達到目的地,是在坐遊輪般的享受旅程。保羅在監獄就好像在坐遊輪一樣的!跟父一起同工的旅程就是最大的獎賞!時間不是我們的敵人,是我們的朋友。

 

http://admin.wechat.com/mp/appmsg/show?__biz=MjM5MTA0NTMxNA%3D%3D&appmsgid=200047795&itemidx=1&sign=68f88c307b1c8dd35394c0f3b0bd6a90&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uin=MjcyNjAxNjU0OA%3D%3D&key=d8286b52d062cea1f269d45bf7a00a99e920795b5f06a86a5af065418abdca78090bf3387431398c3ea068c94fef08b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odyvo 的頭像
    goodyvo

    王盈方醫師瘋狂之旅 Dr Yvonne Wang's Blabberings

    goodyv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